![]() |
未成年人管教所,法官正為一名少女輔導法律知識。
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在我國呈明顯上升趨勢,特別是發育年齡提前,受網絡、暴力、色情文化等諸多因素影響,以及農民工外出打工,城市高離婚率,城市乞討現象的出現,均嚴重影響著青少年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成長。據統計,“十一五”期間,全國法院判決的青少年罪犯5年間增長12.6%,其中未成年人犯罪數量增長情況更加突出,5年間上漲68%。如何有效地預防、控制青少年違法犯罪,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當務之急。
未成年人專盜名酒落入法網
14人犯罪團伙均為懵懂少年
最近一段時間,烏海市海勃灣區連續發生多起盜竊名酒案,經過縝密偵查,一個專門盜竊名酒的違法犯罪團伙被成功打掉,豈料,3名犯罪嫌疑人中有2人為未成年人,警方責令家長對其嚴加管教,另一名犯罪嫌疑人王某某被依法刑拘。
2月7日17時,海勃灣區公安分局指揮中心接到翟某報案稱:其擺在商店門口的4件“大漢五星貢”、“大汗金樽”酒被盜,已控制住1名可疑人員。派出所按照指令迅速出警,抓獲了另1名可疑人員。突審中,犯罪嫌疑人王某某交待:2月5日至2月7日,他組織李某某、杜某某,先后在海川名煙名酒店、微利商店等4家煙酒商店盜竊了67瓶各類名酒。據此線索,偵查員又抓獲了犯罪嫌疑人杜某某,共追繳回價值4069元錢的贓物。
而在去年12月份,烏海市公安局還成功打掉了一個由14名未成年人組成的入室盜竊團伙,破獲了75起發生在烏海市、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及山西、河北等地的入室盜竊案,涉案金額達40余萬元。該未成年人犯罪團伙采取的是以網吧為聯絡點交叉作案的方法,作案時少則3人,多則4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嗜好就是上網。
據了解,這5個孩子曾于2009年在烏海市海南區拉僧廟鎮搶奪了一名婦女的錢包,被抓獲后因年齡尚小被訓誡后由家長保回。此后,他們非但沒有收斂,反而相互勾結開始了更為瘋狂的盜竊。從2010年3月開始,他們先是盜竊了一家公司價值2900元的電鉆電纜,又分別在海南區、海勃灣區6戶居民家盜竊了價值30000元的金銀首飾等物品。11月13日21時許,他們又在一住宅小區行竊時,被正在巡邏的鄂爾多斯東街派出所民警抓獲其中一人。根據這名15歲男孩供述,民警于第二天凌晨將另3名犯罪嫌疑人及負責銷贓的海南區個體經營者劉某和同案成員李某抓獲。
這14名少年大部分為外來務工人員孩子,年齡最大的17歲,最小的15歲。其中一個孩子的父母在烏海市海南區一家企業打工,由于很少過問孩子的學習情況,使他從小養成了小偷小摸的毛病,讀完初一就輟學當起了修理工,10天半月不回家已成常事。另一個孩子也是小偷小摸不斷,初一就輟學混跡社會,在海南區拉僧廟鎮某農場種菜的父母對他也是放任不管。還有一個孩子的父親因販毒入獄,他由母親撫養。還有兩個孩子均為父母離異,從小缺少關愛。
嫌母親批評負氣出走
少女求助網友遭奸污
2010年9月15日,赤峰市紅山區法院不公開審理了一起因網戀而引起的特殊強奸案件,令人痛惜的是被害人、被告人均為未成年人。被告人邢某因犯強奸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
2009年5月15日晚,紅山區的羅某發現女兒葉葉(化名)的數學只考了59分,便訓斥道:“你整天背著我們上網,數學成績一降再降,照這樣下去,怎么能考上重點高中?”說完就是一個巴掌。挨打之后,葉葉回房哭了一夜,第二天早晨離家出走了。
由于離家時沒帶錢,又饑又渴的葉葉向網友邢某打去了“求助”電話。邢某是葉葉半年前在網上認識的,通過聊天,得知彼此不僅同歲,都上初二,而且都是紅山區人。網聊2個多月后,邢某開始向葉葉求愛,對她以“老婆”相稱,葉葉雖以要專心學習為由拒絕了他,但還是很高興有男生追求自己。
電話掛掉不到半小時,邢某便打的趕了過來。當天下午,邢某就像大哥一樣,帶她出入網吧、電玩城,玩得非常高興。轉眼間天黑了,邢某規勸葉葉:“我送你回家吧,不然家里人會擔心的!”葉葉卻氣憤地說:“我非要嚇嚇他們不可,今晚我就是露宿街頭也不回家!”見葉葉態度堅決,邢某不放心,便留下陪她吃了晚飯。晚飯后,邢某的奶奶打電話催他回家,于是,邢某帶著葉葉到賓館開了一個單間,辦妥開房手續后離開。
邢某的細致體貼讓葉葉很是感動,但令她沒想到的是,10分鐘后,邢某返了回來:“我怕你一個人害怕,陪你聊會兒天再走!”原來,邢某下樓后給奶奶打了個電話,撒謊說在男同學家玩不回家睡覺了。葉葉開門后,兩人聊到1點多,葉葉這才下了逐客令:“你快回家吧!我困死了!”邢某卻說:“想睡你睡吧!我坐在那兒陪你!”說完坐到了椅子上,把床讓給了葉葉。凌晨3點,邢某一覺醒來,悄悄地爬上了葉葉的床……事發后,葉葉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才知父母已經找了她整整一天。面對媽媽責怪而又疼愛的眼神,葉葉向媽媽哭訴了自己的遭遇。
公安機關很快鎖定犯罪嫌疑人為某中學輟學學生邢某,根據線索,將正在上網的邢某抓捕歸案。令人難以想象的是,當民警問他:“知道為什么抓你嗎?”邢某竟不以為然地說:“強奸葉葉吧?除了這個,我沒干過其他違法亂紀的事情!”
更夫慘死村委會遭焚毀
無知少年竟是大案元兇
2010年1月18日,開魯縣檢察院以搶劫罪、放火罪批準逮捕了犯罪嫌疑人趙某。
2009年4月初,開魯縣小街基鎮永發村16歲村民趙某因賭博欠下賭資,便策劃到村委會實施搶劫。4月3日夜間,趙某攜帶事先準備好的尖刀、撬棍、木棍、汽油,來到永發村村委會,砸碎玻璃進入值班室,值班室更夫王某被驚醒后罵道:“小崽子,你來干什么?”趙某二話不說,掄起手中的木棍,照著王某的頭部猛打,又拿出尖刀向王某的胸部連刺數刀,致使王某死亡。
殺人后,趙某回想起老人們常說的一句話:人死后眼睛里會留下殺人者的影子。于是,趙某又拿起值班室的暖瓶,將開水澆到了被害人的眼睛里。爾后,趙某砸爛財會室的門,對辦公桌、檔案柜撬盜了一番,在未找到錢財的情況下,用汽油點燃了財會室,致使村委會11間辦公用房全被燒毀。2010年1月13日,公安機關擒獲了犯罪嫌疑人趙某。
未成年人溜門撬鎖50余次
8名少年搶劫后不知犯法
2010年10月18日,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公安分局打掉一個未成年人盜竊團伙,抓獲團伙成員8人,由此破獲各類盜竊案件50余起,涉案金額4萬余元。
10月11日,東勝區民生廣場發生多起商業門點被盜案件。東勝區公安分局經排查發現,民生廣場多名無業男子有作案嫌疑。10月18日,民警在民生廣場內發現4名未成年人身上穿的衣服與被盜服裝店丟失的衣物相似,經辨認為被盜物品,民警當場將4人帶回審查。隨后又擒獲了另4名犯罪嫌疑人。經查,鄔某、武某、呂某、李某等8名未成年人糾結在一起,以撬卷簾門、砸玻璃門等手段進入民生廣場的商鋪,并以攀爬防護欄、翻窗等手段進入居民戶中大肆行竊。
而呼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六大隊破獲的一起搶劫案件中,涉案的8名未成年人被抓后居然不知這樣做是犯法的。
2010年7月14日下午,一名家長報案稱:7月13日下午,在玉泉區清泉街一小區內,自家孩子和3個小伙伴被多名未成年人搶走1部手機、2輛自行車和60元現金。民警經走訪得知,被搶孩子中有一人與一名犯罪嫌疑人是小學同學。7月15日,8名嫌疑人全被抓捕歸案。
經查,這8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是未成年人,其中4人不滿14周歲。他們作案并沒有明確的目的,只是在個別人的慫恿下起哄而已。7月16日,4名未成年人被依法刑拘,另4名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在家長寫了保證書后被帶回家教育。
刑警支隊六大隊欒教導員告訴記者,有些涉案孩子被帶回公安局接受調查時滿臉笑容,并不知道自己做了違法的事情,更不知道做違法的事情會受法律制裁。
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在世界范圍內已被列為吸毒販毒、環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犯罪成因與心理特點,加強對社會轉型時期未成年人犯罪的預防與教育,懲治與挽救,是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4月3日,通遼市科爾沁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王志杰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結合有關立法、司法經驗及工作實踐,對未成年人犯罪成因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
父母對未成年人的過度關注人為地降低了他們的防范能力
王志杰是一名長期從事法律援助的公職律師,參與審理了很多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掌握了較多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例。“一兩遺傳勝過一噸教育。人類的本能要求人類學習如何保護自己,但父母或成年人對未成年人的過度關注,會使未成年人喪失或縮短其出于本能學習自我保護的機會和時間,變得自我、脆弱、盲目、不堪一擊,人為地降低了未成年人的防范能力。”王志杰說,目前,我國未成年人犯罪初始年齡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相比提前了2至3歲。在生理、心理發育并不同步的“心理斷乳期”,未成年人總想擺脫父母的管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他們常把自己面臨的困難、挫折、失敗歸結于社會或他人,其本能也使他們“學會了一些抵消或中和其行為的犯罪性質,將其合理化的技巧”,將犯罪行為看成是為實現其傳統的生存價值,從而消除心理上的罪惡感、恥辱感,暫時擺脫道德束縛,向犯罪“漂移”而去。
輟學學生犯罪率占全部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已達52%
“沒有接受教育學習的未成年人,對不可知的世界常會產生恐懼或盲目追隨,往往想尋找心理依靠,便三五成群結伙作案,甚至出現帶有黑社會性質的有組織犯罪。加之現今社會離婚率上升,導致單親家庭迅速增多。‘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很多未成年人在缺乏良好家庭教育的環境中生活和成長,安全系數相當低。”王志杰分析說,近年來,因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增加了教育不公,甚至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進而在不良亞文化的吸引、感召下,經過相互感染,最后墮落為未成年人犯罪團伙。有資料顯示,輟學學生的犯罪率占全部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已達52%。
網絡影視等傳遞的不良現象對未成年人具有極大的腐蝕性
“這一代未成年人從小受中西方文化融合熏陶,常常以自我為中心,情緒化現象嚴重,沖動時不計后果。由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尚未成熟,對環境因素的被動接受、模仿、學習,遠遠大于他們對環境的能動選擇。”王志杰說,“當網絡、影視、書刊等大眾傳媒將一些不良現象和信息多次反復傳遞給未成年人時,其心理經歷了從恐懼、刺激、惡心、甚至反感,到無所謂、興奮、習以為常、模仿的過程,使未成年人在學校接受的那么一點道德和人文主義教育,頃刻間化為烏有。”
全社會要為未成年人構建思想教育立體防護網絡
“打擊未成年人犯罪僅是低層次防范,加強對未成年人犯罪的預防才是最有效的手段,這項系統工作必須由家庭、學校、社會入手,對有犯罪傾向的未成年人加強思想矯治,為未成年人筑造一道預防犯罪的堅實防線。”王志杰說,“對未成年人的教育不能講形式,應向他們灌輸民主、平等、自由、法治、誠信、責任等價值理念,積極鼓勵青少年發揚其長處,滿足其自主、成長、表現自我、社交、體驗新奇變動等心理需要。我們不能只培養光會讀書的呆子,而壓制青少年多方面的求知欲望和聰明才智。否則我們是在逼迫孩子把純真的熱情和聰明的才智導向邪路。社會環境對未成年人個性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全社會必須對未成年人構建起思想教育的立體防護網絡,加大對‘黃賭毒’及各種刑事犯罪的打擊力度,徹底凈化社會生活環境,為未成年人的明天創造出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