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農業 產業支撐 文旅融合 三產融合繪出鄉村好“豐”景
日期:2023-10-31 15:22:48 來源: 點擊:
金秋時節,走進宜秀區羅嶺鎮特色稻種植基地,沉甸甸的稻谷正在顆粒歸倉,一臺臺聯合收割機轟隆隆作業中,一輛輛載滿稻谷的貨車陸續裝滿離開,農民盤算著近在眼前的好收成;生態果園里,數百畝陽光玫瑰、巨峰迎來收獲期,一顆顆果實掛滿枝頭,果香四溢,讓人垂涎欲滴;蔬菜生態園內,豆角、冬瓜等各種新鮮蔬菜讓菜農綻開笑臉;訂單辣椒紅遍沃野……
近年來,宜秀區羅嶺鎮緊扣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創建驗收目標,依托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緊緊牽住產業發展“牛鼻子”,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打造農業全產業鏈,以產業興旺助推鄉村振興。
一產引領 特色農業蓬勃發展
全面整合各級涉農政策、項目資金,推動“村轉企”試點建設,成立羅嶺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七彩黃梅”等合作社,通過“黨建+合作社”“黨建+基地+公司+農戶”等模式,統籌扶持重點產業項目,引導、撬動社會資本參與,做好產業發展文章。生態漁業、智慧稻業、四季果業、特色茶業、品牌椒業等一批優質農業產業錯位發展、競相發力。建成小紅稻種植基地萬畝,小紅椒2000畝,葡萄、黃桃、柑橘等果園4000畝,大棚蔬菜400畝,茶園3000畝,初步實現了“鎮級有特色產業基地,村村有主導產業”的產業發展格局。
二產帶動 產業支撐改革驅動
全力做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的“土特產”增值文章,推動辣椒、小紅稻等“生產—加工—銷售”全產業鏈貫通,全面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圍繞特色農產品產業,建設700平方米菊花果蔬加工基地和2000平方米辣椒烘干車間,打造綠色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利用“徽黔紅”艷椒種植技術,村企共建,互助共贏,羅嶺鎮8個村同步推進艷椒種植,整合閑置土地2000余畝,形成辣椒產業區域化、品牌化布局。
三產反哺 文旅融合嶄新業態
立足產業發展和區域特色,充分挖掘農業農村資源的價值優勢,注重農業與休閑旅游、特色產業、森林康養等產業融合。深耕“一山一水一戲一亭”優勢資源,貫通“吃、住、行、娛、游、購”全要素,高位謀劃菜子湖濱湖景觀帶、岱賽湖和小龍山兩大片區開發。樹蛙部落、見山、竹戀、稻花香、一心山居等民宿相繼開業運營,民宿產業集聚化發展格局初步形成。通過開發“伴手禮”、種植基地體驗、特色農家菜等商業形式,推動產業、文化、旅游有機融合,打造集休閑娛樂、采摘游玩、賞菊聽戲為一體的鄉村旅游新業態。
慶豐收,促和美。放眼當下,戲鄉人民正盡情享受著豐收的喜悅,農人們用勞動創造幸福生活,將農村打造成和美生活家園,繪就了一幅五彩斑斕的豐收畫卷。
(全媒體記者 何飛 通訊員 宋欠)
上一篇:宜秀區:“現場辦公”交出“民呼我為”答卷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