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機構聯合發布報告呼吁—— 加快推動亞太地區包容可持續發展
日期:2022-04-08 08:52:40 來源: 點擊:
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亞洲開發銀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近日聯合發布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亞太地區一些經濟體的貧困和不平等。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地區各經濟體應更加重視包容性、婦女賦權和環境的可持續性。
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發展進程30年來首次出現下降,亞太地區極端貧困人口20年來首次增加,近9000萬人可能陷入極端貧困。發展中經濟體2020年就業崗位減少1.09億至1.66億個。
報告指出,實現綠色、包容、可持續的復蘇至關重要,亞太地區已積累了大量良好的實踐。疫情防控期間,許多經濟體增加了對社會保障項目的資金投入。比如蒙古國政府通過兒童資助計劃,每個孩子每月可獲得36美元補助,計劃覆蓋了近2/3的家庭和4/5的人口,有效減輕了不平等和貧困現象。巴基斯坦政府撥付12億美元,為每戶貧困家庭提供79美元的一次性現金援助,惠及上千萬戶家庭。
女性群體尤其易受疫情沖擊。印尼發起“一起維護我們的家庭”計劃,幫助婦女、兒童、老人等脆弱群體應對疫情,金融企業為女性雇員占主體的公司提供融資。巴基斯坦政府啟動免息貸款計劃,提供115到450美元的貸款,幫助民眾創建小微企業,近60萬人從中受益,其中一半是女性。
不少經濟體將加強環境保護納入經濟發展計劃。孟加拉國政府2021年啟動氣候繁榮計劃,推動氣候適應型的漁業、農業發展等,將創造約410萬個新工作崗位。
報告指出,在綠色融資方面,中國是亞太地區的重要領導者,很多做法值得借鑒。中國設立了國家綠色發展基金、長江綠色發展投資基金,地方政府設立了綠色產業投資基金等。
報告呼吁,亞太地區各經濟體應將可持續發展目標和“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的承諾置于國家復蘇戰略的核心,努力使其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一致;區域合作各方應發揮關鍵作用,支持必要的政策和機構改革,推廣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使亞太地區的復蘇更具包容性、韌性和可持續性。
《 人民日報 》( 2022年04月07日 17 版)
(責編:趙欣悅、白宇)
上一篇:中歐關系穩定利于世界穩定(望海樓)
下一篇:切實加強全球生物安全治理(鐘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