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基層】大龍山鎮:農村垃圾治理顯成效
日期:2018-03-05 15:54:17 來源: 點擊:
春暖花開時節,走進宜秀區大龍山鎮總鋪社區范圩組,只見道路干凈整潔,黑瓦白墻的農家院落整齊坐落在路邊,村莊中心是一個小型水庫,老人們或領著孩子漫步于庫堤上,或三倆成群嘮著家常。映入眼簾的宛如一幅精致的徽派農家水墨畫。
然而,就在半年前,眼前的這一切還是另外一幅面貌,總鋪社區居民呂翠玉告訴記者,“以前,家家戶戶門前都種著菜,溝渠堵塞,污水橫流,天氣一暖和就滋生蚊蟲。停車、會車都不方便,家里親戚朋友都不愿意來走動。”
去年6月,總鋪社區結合全鎮農村垃圾清理集中行動,累計投入20萬元,利用近四個月的時間,對范圩組魯沖水庫附近進行了全面治理。整治行動中,社區不僅將村莊農戶房前屋后堆放的雜物,水庫內的漂浮垃圾和溝渠內的堵塞物全面進行了清理,同時還將農戶的院墻重新進行了粉刷,放置了分類回收垃圾桶,并將村莊道路進行了修繕。
“現在環境大變樣,過年親戚朋友來拜年,到了家門口都沒認出來,還以為走錯了地方。”戴來英笑著說。
據了解,為鞏固文明創建工作成果,加強鄉鎮環境衛生管理,轉變農村居民的環保觀念,大龍山鎮以開展農村垃圾治理專項行動為抓手,將農村環境整治“三大革命”工作不斷引向了深入。
這一點,總鋪社區保潔員徐積華最有感觸。“以前,農村環境就是一個‘臟、亂、差’。環境不好,人就容易破罐子破摔,垃圾就隨手丟。”徐積華說,“現在環境好了,大家都都知道自覺維護了,有垃圾都會丟到垃圾桶里了。”
徐積華是總鋪社區一名地地道道的老農戶。幾年前家里土地流轉出去以后,她就賦閑在家,生活也比較拮據。去年,社區結合實際工作需要,綜合考慮徐積華的家庭情況后,決定聘用她為社區保潔員。這樣以來,社區有了穩定的“村莊美容師”,徐積華也因此增加了收入。

談到自己的工作,徐積華說,自從上崗以來,她每天都會對村民組的道路、公共場所等區域進行清掃。周邊農戶、商戶們也會自覺清掃好自家庭院和門前、屋后衛生,并將生活垃圾袋裝就近投放到社區擺放的垃圾桶內。每天上午8:30前,她要完成自己責任區域的垃圾清掃工作并將所有垃圾收集到清運道路范圍內的垃圾桶。而這些垃圾則由鎮政府招投標選定的專業環衛保潔公司沿著制定好的清運路線清運到鎮垃圾中轉站。
通過建立“戶集、村收、鎮運”三級管理運行機制,農村環境治理的水平提升了,村民的環保意識樹立起來了,整個鄉鎮的環衛工作效率也得到了質的提升。不僅是在總鋪社區,在不遠處的永安社區,記者也看到,經過半年多的整治和鞏固,永安社區也基本實現了社區周邊無堆放垃圾和雜物,社區內無暴露垃圾、無亂堆亂放、無禽畜糞便、無衛生死角,道路兩側無垃圾雜物的“六無”目標。
“從去年到今年,全鎮共投放垃圾桶1800余個,配備了11輛電動三輪車和大量清掃工具,鎮財政還拿出20萬元資金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用于補助各社區開展垃圾治理工作,截止目前,各社區清理垃圾已花費54余萬元。”大龍山鎮黨委委員胡云霞說,“下一步,大龍山鎮將以持續深化環境綜合整治、進一步加強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長效管理機制為重點,有效落實全鎮環衛清掃保潔全覆蓋進程,徹底改善全鎮環境面貌,營造整潔、優美、和諧的居住和生活環境。”
(李賢文 黃瑩 查慶)
上一篇:宜秀旅游榮獲全市旅游工作多項榮譽
下一篇:宜秀區委中心組全體成員收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會 聆聽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