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市場,美元指數(91.8767, 0.0224, 0.02%)延續頹勢,在跌破92關口后,暫居震蕩之勢。
昨日,人民幣匯率在2018年首個交易日迎來“開門紅”。中間價大幅調升263基點,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漲逾150基點,雙雙創三個多月以來新高。市場人士指出,2018年首日人民幣表現頗佳,既有美元指數大跌的影響,也有中國PMI數據向好等國內因素的支撐,短期來看,美元指數大概率偏弱震蕩,不過人民幣也缺乏單邊升值的條件,預計短期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穩中趨升。
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表示,“美元在經歷了疲軟的2017年后,2018年可能略微走強一些。”其預計人民幣到2018年底將在6.8或更強的水平運行。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人民幣匯率2018年預計在6.45~6.95區間內波動,2018年跨境資本流動仍會小規模凈流出,但企業償還負債的購匯進程結束,居民的購匯預期穩定。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外匯研究員王有鑫則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因此,2018年預計人民幣匯率將繼續升勢,但不太可能出現像2017年一樣的超漲態勢,全年升值2.5%左右。盡管有短期波動,但匯率走勢與股市相比,中長期走勢更具有周期性和確定性。隨著歐日超預期復蘇,也開始討論貨幣政策正常化,美元指數上漲基礎已然弱化,美元將從牛市周期轉為熊市周期,相應的,人民幣匯率也會進一步收復失地,這是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