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網信網采訪了“傳說中的女網警”——北京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總隊六大隊副大隊長高媛警官。
值守在網絡空間的安全衛士
網絡警察作為公安系統最年輕的警種,在互聯網發展的大潮中應運而生,從誕生的那一刻起,他們就承擔起了打擊網絡犯罪維護網絡安全的使命。
中國網信網:網警負責的工作有哪些?“有困難找警察”這句話在網絡警察身上是怎么體現的?
高媛:網警重點針對涉及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等涉網違法犯罪行為開展打擊,對聯網單位進行依法管理,對重要信息系統安全進行監管。
說到有困難找警察,其實網警跟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關系特別密切,比如老百姓出門刷不了IC卡,醫院刷不了醫保卡。這些系統看似是一家單位一家公司自己搭建的和網警沒關系,一旦出現技術故障或者被黑客攻擊,這時候就需要網絡警察出警解決故障、偵破案件。醫院、地鐵、網購平臺這種大型公共服務系統很多安全隱患一出事就是大事,那時候再說系統安全問題就來不及了。網警平時把為老百姓服務的系統作為重點檢查對象,我們的例行檢查跟消防檢查差不多,防患于未然。
隨著宣傳力度的加大,絕大部分老百姓網絡安全意識都有所提高,當人人都有網絡安全意識,人人都遵守網絡空間秩序,我們才最有成就感。
用安全標準保障“互聯網+”蓬勃發展
高媛說,參加工作以來,每天都關注很多新事物、新技術、新觀點。當記者拋出“如何看待‘互聯網+’”的問題,她只是稍微停頓了幾秒后就侃侃而談。
中國網信網:作為一名跟互聯網關系最密切的警察,你怎么看在“互聯網+”大潮中存在的安全風險?
高媛: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后,各行各業都積極響應,“互聯網+”這個概念將改變未來整個工作和生活的模式。
在“互聯網+”的進程中,數據會高度集中,而且數據的關聯度也會特別高,這時候數據信息泄露的風險就會體現出來,所以未來數據安全就是很大的風險。此外,未來很多東西都智能化、自動化,不需要人工參與,系統構成復雜了,一旦其中一個系統出了問題,一個軟件出現問題,就會造成顛覆性的風險,對于如何保證系統安全運行的壓力也就更大。
為保障“互聯網+”更好更快發展,我們要積極參與制定“智慧城市”的標準,把安全標準放在前端,我們后續的發展才能保障。
引導青少年文明上網的“啟明星”
高媛的另一個身份是“網安啟明星”工程的老師,她走上講臺給孩子們傳授網絡安全知識,在她眼里這些青少年是最有活力最有想法的,他們才是互聯網真正的主人。
中國網信網:網安啟明星是一項怎樣的工程?做為一名網絡警察,你是怎么注意到青少年群體的?
高媛:“網安”就是網絡安全的意思,叫“啟明星”是因為啟明星早上出現在東方,是看見光明到來的意思。網絡安全在中國還有很多事情做得不夠,沒有足夠的發展,有待時間去迎接更光明的到來。
我們想通過對青少年進行網絡與信息安全教育,進而延伸至家庭乃至全社會,從而攜手營造和諧安全的網絡生態環境。
2013年發生的兩件事讓我開始關注青少年上網安全,一個是去豐臺一個小學給四年級的學生講網絡安全教育,互聯網在他們眼里一點都不神秘,就像一個陪著他們長大的小伙伴。這個學校的四年級是無紙化教學的實驗班,師生互動都是用ipad來完成。
另一件事是北京的一所知名中學向我們求助,希望我們穿著警服給學生上一堂網絡安全教育課,因為有個學生故意攻擊了學校的教務系統,還篡改部分老師和學生的數據。
受這兩件事的觸動,我覺得必須重視青少年上網安全問題,網絡安全要從娃娃抓起,要從小培養他們網絡空間的守法意識和安全意識,讓他們能用好網絡而不被網絡反噬。
中國網信網:針對這兩個年齡段的青少年,應該怎么引導他們?
高媛:這兩個階段的孩子都已經形成了各自的特征,我們在進行引導的時候會有所區分。
對小學生來說,他們網絡安全的意識比較弱,要教給他們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分辨網絡詐騙信息,最重要的一點是告訴他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告訴陌生網友你是未成年人。
針對中學生,我們會告訴他們觸犯法律底線的事兒一定不要去做。“網安啟明星”工程還開設一個提高班,這個班里好多高中生都對互聯網技術特別感興趣,有的學生能做程序開發、編寫代碼、挖掘一些漏洞,如果我們加以引導,這些青少年完全可以在互聯網技術領域有所發展。
中國網信網:六一兒童節到了,你想對中國小網民說點什么?
高媛:說到青少年,用多少溢美之詞都不為過,“護苗2015”行動和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接連開展,為青少年成長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體現出了我們國家對這些互聯網未來小主人的高度重視,我希望孩子們能遵守《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安全上網、文明上網、依法上網,做中國好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