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1日電(記者 趙婀娜)一個“心”字形,配上不同的漢字偏旁部首,可以有什么奇妙組合,表達什么意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外交官們10月30日在巴黎總部和文化學者于丹一起,親自體驗了中國古老漢字的趣味和神奇。
由北京師范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和東道品牌創意集團聯合主辦、歐洲時報承辦的“活化漢字”文化研討活動暨“漢字之美”全球青年設計大賽啟動儀式,于10月30日下午在法國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行。本次活動,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特別支持,旨在探討在新的語境下對漢字進行創造性傳承和轉化的可能性,特別是通過設計藝術的延伸,深入挖掘漢字的美學展現力和文化內涵的方法。
“活化漢字”活動由中國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范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院長于丹教授主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事務助理總干事唐虔博士到場致辭。發言嘉賓包括世界著名漢學家、法國教育部漢語教學總督學白樂桑博士,著名漢字研究者、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王立軍教授,著名漢字創意設計師、清華美院視覺傳遞設計系陳楠教授,以及著名設計師、東道品牌創意集團董事長解建軍。他們從不同角度就漢字的保護、傳承、創新、發展和設計應用發表觀點。
作為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表意文字,漢字不僅是一種語言載體,更是一種文化符號,蘊含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要在世界上傳播中國文字,就需要讓外國人理解中國文字的構造原理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活化漢字”活動就是拆解漢字,以“活”和“玩”為支點,通過現代設計,用趣味性、互動性帶動漢字在國際頂級文化受眾中的推廣和傳播,以期達到文化傳播“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活化漢字”聯合國文化研討活動是北京師范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致力于中國傳統文化國際傳播的一次大膽嘗試,是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設計創新融合,實現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