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故宮內西路開放區的翊坤宮,一男子徒手擊碎正殿原狀展室一塊玻璃,致臨窗陳設的一座鐘表跌落受損,具體原因警方仍在調查中。
玻璃碎了,猶能以新換舊;文物壞了,卻無法恢復原樣。無論是出于何種原因,擊碎玻璃、破壞文物的過激行為都應嚴懲不貸。然而,媒體關注不應停留于對當事人行為失范的口誅筆伐,更應看到這背后折射出的安全隱患。據故宮方面回應,翊坤宮現存玻璃至少是1949年以前的。這固然有保留歷史信息的考慮,但作為陳列重要文物的展室,其門窗玻璃更應該考慮堅固和安全。
一次意外的文物受損,暴露出文物保護長期存在的安全漏洞;故宮的安保工作,不應在文物受損之后才引起關注。據介紹,故宮安防報警系統從1998年正式投入使用,昔日的先進技術亟須更新換代。《“平安故宮”工程總體方案》已獲國務院批準,期待這一工程能有效解決盜竊、自然損壞、觀眾安全等隱患,為民族文化保存物質載體和集體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