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24日發出通知,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395元和400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降低0.29元和0.34元,調價執行時間為4月24日24時。這是我國成品油定價新機制運行后首次調價正式兌現,并創出近9個月來最大降幅。
至此,今年國內油價已實現“兩連降”。專家認為,短期國際油價難見起色,預計到5月上旬國內下一輪調價時間窗口開啟時,油價存在再度下調的可能。
兩個調整周期油價變化累加結果
4月10日是新機制運行以來的首個調價窗口,但因變化幅度未達到50元/噸而擱淺,新一輪計價周期的調價窗口順延至4月24日。
相比之下,按照舊機制,此次油價下調要推遲至少12個工作日以后,并有可能不調整。
從調價幅度來看,此次油價調整創出近9個月以來最大降幅。對此,業內專家并未感到意外。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王震認為,3月27日國內成品油下降,再經10個工作日的油價調整周期后,4月10日國內成品油油價變化很小,油價未作調整。本次油價下調幅度較大,是經兩個調整周期后油價變化累加的結果。
新機制使投機行為減少
目前,市場各方對新機制運行的表現比較肯定。
從抑制投機炒作的效果來看,中石化集團一位油品專家表示,新機制執行以來,國內油品市場供需更加平穩,投機炒作行為受到明顯抑制。
從市場化程度來看,國內外油價聯動更加緊密,調價市場化程度明顯提高。
除時間周期從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外,國家發改委還表示,在每次調價日,成品油價格需要調整時,將在17時左右公布調價通知;調價金額不足每噸50元、價格暫時不做調整時,將于調價日15時左右發布信息。
安迅思息旺能源分析師廖凱舜表示,新機制執行后,調價時間點更加明確,但由于掛鉤油種未公布,市場對調價具體幅度判斷難度加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場投機操作的難度。
用油大戶成本明顯降低
專家認為,考慮到近期國際油價疲弱的運行態勢,預計到5月上旬國內下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開啟時,油價存在再度下調的可能。
王震認為,第二季度天氣轉暖,供暖壓力減弱,油品處于銷售淡季。而從國際上看,原油供應有一定保障,成品油需求偏弱。歐洲經濟短期內不會好轉,并且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存在一定壓力。所以除非地緣政治影響,短期內油價不會走高。
卓創資訊分析師馮瑩瑩表示,國內油價降幅較大,快遞、物流等用油大戶用油成本明顯降低,后期物流貨運價格有望隨之調整。不少城市出租車燃油附加費也可能隨之下調。可以明確判斷的是,由于前期國際油價大跌,5月初國內航空燃油價格將迎來下調,預計下調幅度超過每噸400元,國內航空燃油附加費也有望隨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