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向東評價報告稱“離百姓很近”,囊括了大氣污染、戶籍改革、計劃生育政策等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報告提及大氣污染問題時稱,要下決心解決好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大氣、水、土壤等突出環境污染問題,用實際行動讓人民看到希望。此外,報告提到要“為人們自由遷徙、安居樂業創造公平的制度環境”。
報告強調了戶籍制度的改革問題,實際上這個問題是與城鎮化相連的。目前,我們的城市化率實際上不到35%,與中等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率相差很遠,所以應該加強城市化。城市化不單純是人住進了城市,而是要把農民變成市民,這就需要和所有城市居民享受平等的待遇,提高城市化質量。
——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賀鏗
□戶籍改革
總理報告首次提到自由遷徙
新聞回放
去年年初,國辦對外公布《關于積極穩妥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今后,戶籍遷移實行分類政策,即縣級市、地級市、直轄市落戶條件不同,落戶難易程度不同。縣級市落戶比較容易,而直轄市的落戶須“合理控制”。
報告內容
加快推進戶籍制度、社會管理體制和相關制度改革,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常住人口,為人們自由遷徙、安居樂業創造公平的制度環境。村莊建設要注意保持鄉村風貌,營造宜居環境,使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良性互動。
報告解讀
“第一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看到‘自由遷徙’這個詞。其實自由遷徙已經是中國大規模城鎮化進程中的現實,農民工雖然實現了自由遷徙,但沒有享受到公平的待遇,背后是制度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全國農民工超過2.6億人,其中到本鄉鎮以外地方打工的農民工超過1.6億人。
遲福林說,戶籍制度改革是大勢所趨。盡管一些城市有顧慮,提出承載能力有限,但其實這些農民工已經在這些城市里了,不能無視這一事實。中小城市的戶籍制度要盡快全面放開,大城市至少第一步要做到,城市里有穩定工作的農民工享受與市民同樣的基本公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