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6日電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15日表示,5號多功能實用衛星“阿里郎”將于當地時間8月22日晚在俄羅斯發射。該衛星已經在今年7月初抵達發射基地,正在接受最終檢查。
“阿里郎5號”是韓國國內首顆搭載合成孔徑雷達(SAR)的衛星,可以在距離地面550公里的高空發出微波,推測返回信號的時間差,并將其用影像呈現出來。該衛星分辨率為1米。與搭載有精密光學相機的“阿里郎3號”相比,“阿里郎5號的”的“視力”雖然有所下降,但是它可以不受時間、天氣的限制。
今年2月朝鮮實施第三次核試驗時,“阿里郎3號”沒能正確提供發射現場的照片,便是因為實驗基地上空多云。當時,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院長金承祚說,“如果有阿里郎5號的話,就可以順利看到實驗場的影像了”。
“阿里郎5號”的開發費用共計2381億韓元,只有合成孔徑雷達是韓國和外國共同開發的,其余部分都是利用國內自主技術研發而成。
“阿里郎5號”將采取不同于一般衛星的發射方式。運載火箭“第聶伯號”(Dnepr)是根據《美蘇戰略武器削減條約》,在退役的洲際彈道導彈基礎上改造而成,從筒倉(地下倉庫)發射升空,不易被追蹤和攔截。
位于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邊境附近的Yasny發射基地至今仍是俄羅斯的軍方基地,原定于2011年發射的“阿里郎5號”一直推遲發射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