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7月25日電 (蘇楠)本網綜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于25日起開始訪問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菲律賓三國,并將在新加坡會晤美國副總統拜登。報道稱,這次出訪是安倍擔任首相半年多來,第三次出訪東南亞國家。今年1月,安倍上任后不久,就訪問了越南、泰國和印度尼西亞。5月份又訪問了緬甸。
訪問的重點是菲律賓
據日本共同社7月23日透露,安倍將與各國首腦就促進經濟和安全領域合作進行確認,還將會晤菲律賓總統阿基諾,表示有意向菲律賓海岸警衛隊提供巡邏船。
此前報道顯示,安倍首相此次訪問的重點是菲律賓。菲律賓因為與中國的島嶼領土之爭,成為南海問題的急先鋒。而日本已經決定向菲律賓出口二手海上巡視船,并從去年開始,幫助菲律賓訓練海岸警衛部隊。安倍首相的此次菲律賓之行,將很可能與菲律賓簽署一份涉及安全保障的軍事合作協定,這一份協定將涉及菲律賓向日本海上自衛隊和航空自衛隊提供港灣停靠補給和南海的航空防御的合作內容。
與此同時,由于菲律賓政府和棉蘭老島反政府武裝的對立懸而不決,為了棉蘭老島的和平,預計安倍將在與阿基諾的會談中表示通過日本新的政府開發援助(ODA)對菲律賓提供支援。
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稱:“東盟各國的經濟增長極為顯著。此次出訪的主要目的是以經濟關系為中心深化合作。”在與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會談上,安倍將闡述安倍政府經濟政策以及日本在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上的立場。
確認日美雙邊關系 希望得到承諾
此外,安倍還計劃在新加坡與美國副總統拜登進行會談。由于自民黨在參院選舉中獲得壓倒性勝利以鞏固了政權基礎,安倍擬與拜登就加強美日關系進行確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表示,日本試圖再三確認日美雙邊關系,拉攏中國的周邊國家,實際上表現出其對自身信心的不足。
欲對中國形成戰略包圍
阮宗澤認為,安倍晉三此次出訪是有意安排。他分析,日本外交近來呈現出三大鮮明特點:一是為了日后的“托美”而“親美”;二是拉攏中國周邊國家,而周邊國家也是分門別類,各懷意圖;三是試圖構筑對華陣線,突出與中國對立的姿態。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日本問題學者蔡亮表示,安倍認為日本在歷史問題上一向是唯唯諾諾。“他就是要尋求日本的政治大國化和軍事大國化,在對外方面強化跟美國的同盟關系以及跟東南亞那些與中國有沖突的國家搞好同盟,對中國形成戰略包圍,或者戰略對沖,這就是他的戰略目標。”
日本《朝日新聞》報道稱,日本近幾年每逢國政選舉前,政局都不穩定,一般不會為選舉之后的外訪行程做準備。而這次參議院選舉前就早早確認今后外交行程實屬罕見。
而據央視報道,從地圖上看,安倍訪問的國家呈現空心化分布,對鄰國中國、韓國的訪問還看不到任何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