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一周內飽受騷亂之苦的瑞典首都郊區(qū)正在趨于平靜,但暴力事件折射出的移民、就業(yè)等問題還將長期困擾這個有“和平綠洲”之稱的國度。國際媒體紛紛用“騷亂令瑞典和平綠洲的聲譽陷入危機”、“瑞典的完美社會夢想化為灰燼”來報道這次騷亂。
市郊正在恢復平靜
據外國媒體報道,上周爆發(fā)騷亂的斯德哥爾摩市郊部分地區(qū)仍有小規(guī)模的起火事件,但和前幾天相比總體形勢已經趨緩。
26日凌晨,繼續(xù)有汽車被點燃,警察在郊區(qū)遭到一群年輕人投擲石塊。與此同時,暴力蔓延至瑞典其他地區(qū)。在瑞典中部的奧勒布魯鎮(zhèn),20多名蒙面青年點燃了三輛汽車和一所學校,并企圖焚燒一個警察局。
截至26日,騷亂共報告了220起與之相關的犯罪事件,有60名涉案人員被逮捕,大多數是受過訓練的犯罪分子,還有少部分被利用的青年。瑞典警方發(fā)言人日前透露,仍在努力搜捕作案者。
移民政策已經失控?
在瑞典語中,“瑞典”是“安寧的王國”的意思。根據2012年列格坦全球繁榮指數,瑞典是世界上最繁榮的國家之一。這次的騷亂事件主要發(fā)生在外來移民聚集的地區(qū),讓人們看到了這個北歐國家的另外一面。
瑞典長期以來奉行較為寬松的移民政策,是繼法國和德國后接受移民最多的歐洲國家。瑞典民族學教授卡爾-羅夫 阿恩斯特貝格表示,瑞典國情不適合接收大規(guī)模移民,移民已經成為瑞典的巨大經濟和社會負擔,過于慷慨的移民政策已經面臨失控。
根據瑞典移民局2012年的統計,該國移民有140萬人,約占全國900萬人口的15%。根據瑞典社會保障局的報告,2011年瑞典社會福利津貼的60%用在移民身上,這使得一些人質疑移民是否占用了瑞典太多資源。
瑞典的移民主要來源是難民和勞動力移民,由于文化和習俗的差異,他們有自己的圈子,這使得其在融入瑞典社會、尋找工作時比較困難。瑞典中央統計局去年完成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移民比例越高的地區(qū)就業(yè)率越低。以發(fā)生騷亂的胡斯比地區(qū)為例,當地80%是外來移民或移民后代,失業(yè)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一倍。此外,高失業(yè)率和低收入導致一些移民聚集區(qū)的治安比較差,犯罪率也相對高。
從“迷失一代”到“憤怒一代”
從法國、希臘到瑞典,近年來歐洲街頭騷亂的主體往往是年輕的第二代移民。和父輩相比,他們的生活條件有所改善,但在融入主流社會時仍遇到種種困難。在遭遇挫折后,“迷失的一代”有時會選擇用暴力表達不滿,變成“憤怒的一代”。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洲問題專家邢驊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文化、語言等方面,移民和所在國主流社會之間的隔閡還是比較深,并不會因為接納國采取比較開放、優(yōu)惠的政策就能得到消除。加之當前歐洲國家在經濟上普遍存在一些困難,許多移民二代在教育和就業(yè)等方面無法享受到和主流社會居民的同等待遇。
一項調查顯示,瑞典大城市移民區(qū)生活的16歲至29歲青少年中,多達三分之一是文盲或待業(yè)。瑞典首相賴因費爾特說:“在缺乏相同背景和教育經歷的情況下,對于青少年移民和成年移民來說就業(yè)確實是一個挑戰(zhàn)。”
法國二戰(zhàn)后曾大批接收來自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前殖民地的移民,但由于多種原因,移民一直處于社會底層。據法國全國統計與經濟研究所發(fā)布的數據,15歲以上的非歐盟移民的失業(yè)率超過23%,是法國平均失業(yè)率的2倍以上。而在一些困難社區(qū),失業(yè)率甚至超過40%。近年來,法國大城市的治安狀況惡化,據警方統計,偷盜、搶劫等輕罪行為70%是移民青年所為。
“當看到接納國提倡的‘社會公正’和‘種族平等’并未實現,青年移民的不滿情緒會逐漸增長,進而會形成一個不理性甚至訴諸暴力的群體,這是當前不少歐洲國家都面臨的難題。”邢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