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緬甸訪問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6日在新首都內比都會見總統吳登盛,宣布免除緬甸全部債務,提供巨額經濟援助。
提供巨額援助
會后雙方發表聯合聲明,同意通過增進經濟、政治、安全合作,人員和文化交流。
雙方互換相關免債和援助文件,涉及免除緬甸剩余1900億日元(18.8億美元)債務、新增510億日元(5.05億美元)貸款,以及2013財年提供價值400億日元(3.96億美元)援助。新增貸款中有200億日元(1.98億美元)將用于開發迪洛瓦經濟特區。迪洛瓦特區包括一座港口和一座工業園。日緬各持49%和51%股份。按計劃,特區將于2015年開放,預計將吸引高新技術、勞動密集型、紡織業和制造業方面投資。
“推銷”基礎設施產業
會見吳登盛的前一天,安倍25日在仰光皇家湖畔的五星級橡樹酒店會見了緬甸最大反對派全國民主聯盟領導人昂山素季。
在30分鐘的會見中,安倍和昂山素季一致認為,緬甸需要建立一種制度。在這種制度下,企業可以一種穩健的方式進行投資和創造就業機會,以確保經濟增長。
安倍告訴昂山素季,日本“渴望”支持緬甸的基礎設施開發、法律制度建設和培養法律專家。安倍最近公布一項基礎設施產業出口計劃,打算在2020年前把這一產業的出口額提高3倍,達到30萬億日元(2970億美元)。
在仰光期間,安倍表示,他是推銷日本技術和產品的“頭號銷售員”。據新華社
■ 分析
緬甸只把日本當“財神爺”
就安倍的“砸錢”之舉,緬甸經濟問題專家特尼爾說:“日本在緬甸的投資數額之大可能令許多人吃驚。”特尼爾認為,日本把資金“送入”緬甸出于經濟和地緣政治雙重考慮。
日本為緬甸最大債權國,擁有對緬債權約5000億日元(49.4億美元)。
日本發展中國家經濟研究所緬甸問題資深研究員工藤敏博把日緬關系描述為“一廂情愿”,日本對緬甸的援助沒有得到相應回報。
工藤說,相比日本,緬甸更重視美國。“緬甸視日本為一個有錢的慷慨國家,但只把它當作一個‘過客’,而緬甸相信美國掌握著通往國際社會的門票”。吳登盛本月20日在白宮與奧巴馬會談,他是47年來首位訪美的緬甸國家元首。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