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為確保活動取得實效,區環保局召開了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動員大會,成立了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傳達了全區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動員大會精神,出臺了《區環保局創先爭優活動的實施方案》,公開了《黨員承諾書》及承諾完成情況,在立足于環境保護工作上,采取了多項舉措全面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著力打造天藍地綠、山青水秀的生態環境。
在項目環評工作中創先爭優。一是充分發揮環境評價“閘門”控制作用,做到了“四個沒批”: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沒批;選址與規劃不符的項目沒批;對飲用水源保護區等敏感區域產生不利影響、群眾反映強烈的項目沒批;對超過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增加排污總量和嚴重影響生態環境的建設項目沒批。二是對符合產業政策與規劃、以及爭取政府投資的項目實行了快審快批;對屬于市環保局審批的項目,積極溝通、匯報,加快審批速度;對列入省“861項目”、市“3231項目”和區級領導聯系項目的環評執行情況實行動態服務管理,環評執行率逐年提高。三是結合工程建設領域環境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按照“一企一檔”的要求,完成了2003年以來近200個項目的建檔工作,提高了環評監督管理與服務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
在環境監察執法工作中創先爭優。一是加強對全區重點企業環境監察的臺賬管理和責任落實,實行全程監管,不留“空白點”,對10家企業采取了停產治理、限期整改和經濟處罰等措施,依法取締、關閉小電鍍、小煉油、小造紙、小化工企業12家,對2家重點企業制定了環保工作方案。二是圍繞減排工作,切實加強監督檢查,把結構減排、管理減排放在突出的位置,提高并嚴格執行建材、造紙、食品等企業主要污染物排放標準,嚴格執行產業政策和落后產能關停計劃,以污染減排倒逼企業調結構、增活力、上水平。同時強化工程減排,跟蹤推進大橋開發區截污工程和北部新城污水處理廠建設。三是嚴格加大執法力度,狠抓環保專項行動,集中整治環境違法問題,建立健全了接聽接訪、調查處理、信息公開等工作制度,完善了領導包案和回訪等工作機制。去年以來,共受理各類投訴76件,辦結率100 %。妥善處置了羅家湖水污染、象山村數十名村民集體訪、吳咀工業園一家電池企業非法生產等環境事件,特別是對兩家企業采取了聯合執法行動,有力地震懾了企業的嚴重環境違法行為,維護人民群眾環境權益,確保人民群眾健康安全。
在環境監測工作中創先爭優。一是環境監測儀器已完成政府采購工作,實驗室裝修工作已完工,監測人員培訓工作已啟動。二是協助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按時對羅嶺鎮岱賽湖水樣進行例行監測,確保飲用水水源安全。
在環保宣傳教育工作中創先爭優。一是利用“6•5”世界環境日等重大節日和“綠色安徽”等宣傳載體,加強主題策劃,創新方法,健全機制,增內力、借外力、聚合力,發揮媒體、社團等非政府組織關心參與環保的積極作用。二是加強政府環保網站建設,推進環保政務公開,及時宣傳報道環保工作及創先爭優活動開展動態。
在申報環保專項資金工作中創先爭優。抓住國家“以獎促治”政策機遇,組織項目申報和實施。一是高度重視農村環境保護綜合整治工作,指導有關鄉鎮和村創建“環境優美鄉鎮”和“生態鄉鎮”工作,切實提高環境保護服務新農村建設的能力和水平,促進農村生態保護。同時,邀請環保專家入鄉鎮、村指導申報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環保專項資金工作,通過踏勘現場、查閱相關資料檔案,全面的了解污染治理等工作的開展情況,并充分結合實際,為項目的申報提出寶貴的意見。二是幫助企業申報環保專項資金工作,積極協調解決企業在辦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政策、信息、技術上等各方面為項目申報單位做好服務和支持,切實為重點項目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
這些舉措也是區環保局在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基礎上,繼“領辦項目惠民生、結對幫扶貼民心”活動中的具體體現。
(曹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