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橋開發區黨工委著眼黨組織、企業主和企業職工三者的共同價值取向,從2007年至今年,分別確定“組建”、“規范”、“創優”、“提效”和“品牌創建”為主題,扎實開展實踐活動,充分發揮了黨組織在非公企業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有效推進了非公企業健康快速發展。目前,開發區已建立非公企業黨組織42家,所有投產企業實現黨組織全覆蓋,所有在建項目實現了黨的工作全覆蓋。
一、尋求共同價值認同,強化黨建發展活力
價值取向決定行為方向。從一定意義上說,隨著社會的多元化、利益訴求的不同化,人們的價值取向也各不相同。特別是隨著大橋開發區的快速發展,竣工投產非公企業也迅速增多。截止今年10月,開發區已有投產或運營非公企業50余家,吸納就業人員1萬余人,這些企業成為開發區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黨的工作的重要領域。通過每年定期的黨建工作大走訪大調研,我們覺得,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必須把握好黨組織、企業主和企業職工的共同價值取向,激發各自動力,形成一致的合力。只有企業的持續發展,職工才有自我人生價值的實現舞臺;只有企業的不斷壯大,才能為社會創造更多財富;也只有企業的成長,黨組織才有具體的工作對象,才能使黨的力量有效滲透和占領這些非公經濟領域,從而不斷增強和夯實黨的執政基礎。正是基于這樣的深慮,我們將“促進企業又好又快發展”作為一個共同的價值目標,作為推進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無論在企業黨組織的設置,還是黨組織的規范提高;無論是企業黨員教育,還是黨員作用發揮,我們都始終將這一價值取向貫徹其中。在具體工作中,我們借助“創先爭優”,“為民服務、星級爭創”和“領辦項目促發展,滿意服務提效能”等主題活動,堅持指導服務促組建、聯合方式促組建、孵化方式促組建等形式,建立健全了企業黨組織,特別是發揮黨員服務中心的這一開放式平臺作用,主動接納管理未建黨組織企業黨員和流動黨員,保證了流動黨員在第一時間得到組織的關懷和教育,使服務中心成為黨員的“蓄水池”和黨組織的“孵化器”,今年又孵化黨組織4家,為27名流動黨員接轉組織關系。
二、圍繞共同價值取向,培育“雙強”先進企業
促進企業又好又快發展,既是企業主的中心工作,也是發揮黨組織核心作用的重要目標,正是源于這樣的共同價值取向,跳出了就“黨建抓黨建”的框框,在實踐中有效解決了黨建與企業“兩張皮”現象,找到了工作著力點,工作起來得心應手、底氣足。特別是引導黨組織堅持活動聯結,提升黨組織影響力;堅持規范管理,提高黨組織滲透力;堅持素質提升,增強黨組織內動力。如通配集團黨支部牽頭召開建言獻策懇談會,邀請企業主、管理層及職工代表參與,及時把建材業調整為企業的主業,使企業發展空間得到極大拓展。黨組織還結合企業不同發展階段,深入開展“黨建為企業發展領航”、“三學三比”、“共克時艱黨旗紅”等活動,唱響“我是黨員我帶頭、我是黨員我奉獻”主旋律,積極為企業提供政策幫助、決策建議,培育企業文化,在推進企業發展的同時,樹立了黨組織在企業中的威信,促進了非公黨建發展。今年以來,企業黨員帶頭開展技術攻關5項,為增加企業經濟效益千萬余元。與此同時,我們通過評比“十佳關心黨建工作好業主、十佳黨組織負責人”、建立黨建工作示范企業等形式,加強業主對黨的知識、社會責任意識和民主法制等方面的教育,促使他們更加自覺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有效利用黨建資源,強化企業管理,注重技術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加速發展壯大。正是由于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的相得益彰,開發區黃梅飄香食品、通配集團、潤東集團等企業,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從一個手工作坊式企業躍升至全區規模企業。目前,已有25家企業成為黨建強、企業強的“雙強”型先進單位。
三、擴大價值認同范圍,營造和諧發展格局
擴大共同價值取向范圍,營造更有利于企業發展的內部和外部環境,是企業壯大、職工發展和黨組織提升的重要基礎。我們堅持黨群組織共同發展的原則,建立完善了企業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目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都建立了工會等群團組織。在這些組織的推動下,通過開展“關懷計劃”、“人才培養工程”、“激勵行動”等活動,培養企業職工興趣,改善職工福利,完善激勵措施,協調企業與職工利益關系,如黃梅飄香黨支部積極引導業主為所有職工辦理了“三險一金”,讓職工切身感受到群團組織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方面發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對黨組織更加擁護了,大大增強了黨組織的影響力和吸引力。今年我們在非公企業新發展預備黨員21名,還有32名積極分子列為培養考察對象。去年,開發區躋身全市人才工作先進單位。我們還積極引導企業黨組織拓寬眼界,將共同價值取向范圍進一步擴大,努力做好企業與當地被征遷群眾的互惠互利關系。通過開展幫助困難群眾、提供就業崗位、積極捐資助學等活動,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回報當地居民。今年以來,企業為當地居民獻愛心50余萬元;非公企業還吸收當地居民就業2000余人。這些活動,既融洽了雙方關系,解決了企業的招工難題,又拓寬了原當地居民的致富路子,從而將“促進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價值取向延伸至周邊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