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龍山社區100多名干部群眾冒著淅瀝的春雨在靈山石樹景區龍山北麓掀起植樹造林的熱潮。當記者趕到時第一批7000多棵香樟苗扎根在380多畝的荒山上了。這是楊橋鎮龍山社區為“整治青山白化,再造秀美龍山”的生態立村發展思路和有效行動。
龍山社區地處大龍山腹地,背山攬湖,沿原安樅西線呈帶狀分布。轄區內山場資源豐富,靈山石樹座落其中。屬宜秀旅游板塊中主要景區之一。多年來,由于緊鄰城區的便利交通和區位優勢,加上管理措施和力度的不夠,大量客墳涌入該區內山場入土安葬。山場植被受到破壞,荒山面積逐年擴大,墳塋滿目,白色的墓碑和水泥石砌的墳框層層疊疊,該地區的生態環境受到嚴竣挑戰。為了保護轄區生態資源,形成可持續發展,該社區于2011年底以市、區、鎮三級“整治青山白化”文件精神為指導,采取多措并舉扼制“青山白化”。一是采取“內控外禁”的措施管理、約束傳統土葬。該社區的墳盡量移風易俗施行火化,確實不愿火化的歸納到統一指定山場入葬。二是全民動員,堅持重點區域植樹造林,全區域封山育林,著重“植、管(護)、防(蟲火)”。三是實施鄉村富余勞動力分流和鄉村經濟轉型,打破“靠山吃山”的斷后路思維。四是積極對接市區勞務中介機構,引導居民分流就業,開展新技能培訓,幫助居民多辟致富渠道。該社區先后投入資金近12萬多元修復山場生態體系。
汪傳斌 江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