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創新精神抓黨建促發展
改革創新作為一個政黨、一個民族生生不息、永恒發展的不竭動力之源,已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與關注。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已明確地提出,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如何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七大提出的黨的建設的新部署、新任務、新要求,地方黨委擔負著十分重要的責任。作為最基層的鄉鎮黨委,我們必須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主題,按照區第二次黨代會提出的“近郊”現代化城市、“遠郊”城市化農村的總要求,求新思變謀發展,用服務全局的眼光謀劃黨建工作,用發展創新的理念推進黨建工作,為奮力追趕跨越、加速轉型崛起,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證和組織基礎。
創新載體 改進基層組織設置 努力實現“三大轉變”
一方面,要切實將農村黨建由“傳統型”向“開拓型”轉變。在具體工作中,按照“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要求,我們一定要堅持創新理念,改進基層組織設置形式,充分發揮黨員的主體地位和作用,使農村黨建工作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即以發展的理念抓創建,寓黨建工作于經濟發展之中;以服務的理念抓創建,靠“支部+協會”契解農村黨建工作難題。如我鄉加強企業協會組織建設,建立了季牛水產、芭茅小蔥專業協會黨小組2個;以創新的理念抓創建,讓廣大黨員干部在征遷拆違、重點工程建設、招商引資等工作中得到錘煉;以規范的理念抓創建,建立和完善保持先進性的長效機制。另一方面,要使企業黨建由“零散型”向“聚會型”轉變。當前,伴隨著招商引資工作的深入開展,不少的非公企業落戶白澤湖鄉,我們要堅持“企業發展到哪里,黨的組織就要建立到哪里,黨員就發展到哪里,黨的活動就開展到哪里”的原則,幫助和指導企業“把生產經營管理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經營管理能手”;同時,力爭做到“把黨員推向企業,把黨員生產經營能手推向企業管理層”,逐步把非公黨建引向規范化、經;壍,使黨建工作實現全覆蓋。與此同時,要使農村社區黨建工作由被動“服從型”向主動“服務型”轉變。尤其我鄉部分村改居時間不長,長期的村級運營模式已遠遠不適應當前形勢的需要,對失地農民較多的社區,切實發揮好社區黨組織在為民服務、就業和再就業、社會保障和維護社會穩定中的重要作用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社區黨組織要大力更新觀念,拓寬工作思路,努力開創社區黨建工作新局面。
創新方式 強化黨員干部隊伍建設 大力實現“三大突破”
一方面,要抓好重點,切實提高領導班子整體水平,在各級組織執政能力建設上有新突破。我們把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作為執政能力建設的重點和關鍵,強化學習,堅持唱好干部選拔、使用、培養“三部曲”。首先是認真抓好鄉鎮黨委班子自身建設,在抓方向、抓學習、抓作風、抓團結上出新出彩,努力增強鄉鎮黨委班子的凝聚力。其次,選好配強村(社區)黨支部(總支)書記。按照“重品行、看作風、憑業績、用才能、能創新”的用人標準和“有思想、有思路、有能力、有沖勁、有活力”的“五有”要求,調整充實村(社區)黨支部(總支)書記隊伍,真正使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群眾信得過的優秀干部選拔到領導崗位上。另一方面,要抓關鍵,大力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為加快發展在人才培養上有新突破。我們在深化干部人事改革、加大選拔推薦使用優秀年輕干部的同時,注重加強統籌抓好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社會工作者人才及“鄉土人才”五支隊伍建設,加快建立以能力、業績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選拔使用和鼓勵人才創新創造的激勵機制,努力營造人盡其才、人才脫穎而出的社會氛圍,為建設富裕和諧文明的白澤湖凝聚力量。與此同時,要抓考核,落實黨要管黨工作責任制,在目標管理上有新突破。我們以創新為動力,制定并完善了黨建組織工作考核管理制度,形成了黨建工作長抓不懈工作機制,使黨建工作由“軟任務”變成“硬指標”。并切實做到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目標同定、任務同下、監控同抓、職責同責、工作同資源,真正實現了黨建工作從“虛功”到“實作”。從“權宜之策”到“長效機制”的飛躍。
近幾年來,我們通過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創新,切實起到了“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心聚力、共促和諧”的作用,有力地推動了全鄉經濟建設快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目標實現。
宜秀區白澤湖鄉黨委書記 李雙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