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警惕中風突發前的14大信號(圖片來源:資料圖)
春天的氣息已經撲面而來,令人心情舒暢,但春天氣候驟升驟降,血管收縮難以跟上溫度的變化,中老年人此時必須高度警惕中風等腦血管病的發生。患有頸動脈狹窄的病人更要提高警惕。
許多人不了解中風的種種先兆,即使這些中風先兆出現了,他們全不以為然或者無所覺察,從預防中風發生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大量臨床經驗證明只有少數病人在中風之前沒有任何征兆,絕大多病人都有以腦部瞬間缺血的表現而發出的各種信號。
小中風5年內易發生腦梗死
對人的健康而言,腦中風給人帶來的影響相當于人體發生了“強烈地震”,而小中風就像是震前的白光,成為腦溢血的預警信號。我國現有約500~600萬中風患者,75%的患者不同程度喪失勞動能力,40%左右重度致殘。
因此,如果發生小中風后,能早期、及時、有效地診斷與治療,是防患于未然、預防中風偏癱的關鍵。小中風為健康亮黃牌
小中風是指一過性腦缺血發作,也稱為小卒中,是由于腦組織局部缺血所引起的。患者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如2~3分鐘),產生半身麻木,一側手和胳膊麻木和發沉,行走不便,還可能出現語言不利、口齒不清的癥狀。但是這種反應都具有一過性,在發作后24小時之內自行緩解,并且沒有明顯的后遺癥。
小中風的癥狀轉瞬即逝,發作時間可能極短,很多人都未能給予重視,認為癥狀消失了就好了,卻不知小中風是中風的預警信號,如果錯過了及時預防的時機,很可能導致中風。據統計,小中風發生后,50%患者5年之內至少發生一次腦梗死,如果診斷或治療不當,其中10%腦梗死發生在小中風發作之后的90天之內。
小中風發作具有“刻板性”
依據腦血管供應腦細胞血液的部位,小中風發作的臨床表現具有固定模式,表現出兩組癥狀。一組是頸內動脈供血系統表現,即眼動脈短暫缺血出現的一過性黑蒙,短時間緩解;單獨累積到一側手和手臂的肢體麻木和發沉,行走不便,還可出現語言不利、口齒不清的癥狀。另一組是椎基底動脈供血系統表現,癥狀是雙眼視物模糊、嘔吐、走路不穩、發音障礙、吞咽困難、突然跌倒等癥狀。
小中風初次發作之后,病人常會反復發作。有的患者一天可發作幾次,有的幾個月發作1次。
小中風后48小時建立治療方案
按照國際公認的診斷標準規定,小中風引起的神經功能障礙持續時間不應超過24小時。但事實上,只要癥狀持續時間超過1-2小時,多數患者就可以有腦梗死的后果。
由于小中風發生后近期內的腦梗死事件的高發率,48小時之內要建立合理的病因檢測和治療方案。如果患者有急性神經功能障礙,并有小中風再發可能性存在,必要時需要住院診斷和治療。中風前的14大預警信號
1.哈欠連綿
當腦動脈硬化逐漸加重,管腔愈來愈窄,腦缺血缺氧加重,特別是呼吸中樞缺氧時,會引起哈欠反射。多在缺血性中風發作前5至10天內,頻頻打哈欠者可達80%左右,是重要的報警信號。
2.瞬間失明或者視力模糊
這個兆頭一般持續時間很短,僅僅幾秒鐘,但少數人可達數分鐘。這是因為大腦后動脈變窄,供血不足,影響了枕葉的視覺中樞。
3.出現難以忍受的局限性頭痛
這種頭痛形式和平常完全不同,如頭痛由全頭痛變為局限性頭痛,間歇性頭痛變為持續發作,或者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這常是蛛網膜下腔出血或者腦溢血的先兆。
4.突然頭暈
感到天旋地轉、搖曳不定、站立不穩,甚至暈倒在地,這種情況往往是同眼睛看到雙重物象、耳鳴一起出現。這是因為椎-基底動脈系統供血不足,影響了小腦這一平衡器官。
5.口吃
流涎癥狀是說話不利索、流口水,有中風跡象,可能會突然發病。突然出現說話困難,或聽不懂別人的話。這是由于大腦皮層供血不足,影響了語言中樞。6.一過黑蒙
即突然出現眼前發黑,看不見東西,數秒鐘或數分鐘即恢復,還伴有惡心、嘔吐、頭暈及意識障礙。最近,挪威醫生科蒂在18例一過性黑蒙的病人中,發現11例有頸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7.視物模糊
即表現為短暫性視力障礙或視野缺損,多在1小時內自行恢復。科蒂對出現短暫視力障礙的10例病人進行了眼底檢查和腦血流量測定,發現其中有3例視網膜中心動脈閉塞,7例為視網膜分支動脈閉塞。
8.剃刀落地
是指自己持刀刮胡子時,頭轉向一側,突然感覺手臂無力,剃刀落地,1至2分鐘后完全恢復。這是由于轉頭扭頸時,引起已經硬化的頸動脈扭曲,加重了狹窄,導致了顱腦供血不足所致。
9.偏側麻癱
即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嚴格說來,這已是最輕型中風。據追訪觀察,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后3至5年,約有半數以上的人發生缺血性中風。一側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軟弱無力、嘴歪、流口水。這是由于大腦供血不足,使大腦支配軀干的神經通路受損。
10.性格、行為、智能方面突然一反常態
如變得孤僻寡言,抑郁焦慮或急躁多語,喪失正常的理解判斷力無故發笑或哭淚,且難以自制,有時突然見到熟人明知是誰,卻喊不出名字,甚至連日常用品也叫不出,整天昏昏欲睡。后三種表現可以是一過性的,也可以反復發作或逐漸加重,常常是缺血性中風的先兆。11.短暫的意識不清或嗜睡
這是由于大腦缺氧所導致的。
12.讓病人笑一下或是吐一下舌頭
觀察病人的嘴巴和舌頭,看看是否有口角歪斜,伸舌向左或右偏。因為有些中風患者都會有嘴歪或是伸舌歪斜的癥狀。
13.讓病人說一句簡單的話
看是否連貫,若出現口齒不清或失語等情況就要引起注意。還可以讓病人喝口水,觀察是否有嗆水出現,因為通常情況下,部分中風的患者會出現吞咽反射障礙。
14.可以讓患者舉起雙手
若出現不明原因的單側肢體乏力、麻木等狀況,就要引起警覺。即使是短暫腦缺血發作(又名TIA),患者出現單側肢體乏力、麻木,24小時內又恢復知覺,也要引起重視,因為這也是中風的一種癥兆。一旦發現周人的人,或者家人出應相同的癥狀,應該引起高度重視,不要過度緊張驚慌。首先要保持安靜,臥床休息,注意觀察血壓變化,如果太高應予降壓治療,過低則應立即停止降壓措施。最好請醫生出診,否則應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搬動最好用擔架,途中避免顛簸,病人應躺平,頭偏向一側,以免嘔吐物阻塞氣道或引起吸入性肺炎。另外高血壓病人發生中風后,以后復發的機會更大,所以,要加強監護,一旦發生上面情況,要加緊送往醫院,記住時間就是生命,越早越好。
中風患者常因旁邊的人沒有適時發現中風的征兆,延誤救治而使患者腦部受損。
記住STR三步驟
S:(smile)要求患者笑一下
T:(talk)要求患者說一句簡單的句子(要有條理,有連貫性),例如:今天天氣晴朗。
R:(raise)要求患者舉起雙手
注意另外一項中風癥兆是:要求患者伸出舌頭,如果舌頭“彎曲”或偏向一邊,那也是中風的征兆。上面四個動作,患者如果有任何一個動作做不來,就要立刻打120!并且把癥狀描述給接線者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