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總理優素福·拉扎·吉拉尼以優先應對國內災情為由,取消原定本月晚些時候啟動的歐洲之旅,改由其他官員帶隊出訪。
分析師認為,持續數月的洪災給糧食生產和居民生活帶來沉重打擊,再加上國際援助資金無法滿足賑災需求,巴基斯坦政府正面臨嚴峻課題。
取消出訪
路透社25日援引巴基斯坦總理吉拉尼的新聞秘書沙比爾·安瓦爾的話報道,吉拉尼原定本月晚些時候帶領一個大約40人的代表團前往法國首都巴黎,與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會晤,10月1日從巴黎前往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參加一次亞歐領導人會議。
不過,巴基斯坦外交部在一份聲明里宣布,吉拉尼決定取消這一行程。
聲明說,“考慮到需要優先應對洪災后局勢,總理決定取消原定前往巴黎和布魯塞爾的計劃”,改由外交部長沙阿·馬哈茂德·庫雷希帶隊前往布魯塞爾參加會議。
至于吉拉尼是否會選擇其他時間訪問法國,相關安排“正在重新制訂當中”。
復雜挑戰
巴基斯坦7月以來連遭暴雨襲擊,不少地區洪水泛濫。初步統計顯示,洪災致使將近1800人死亡,2000多萬人受災,數百萬人失去家園,經濟損失大約430億美元。
資金短缺、醫療設施損毀等因素加大賑災難度。總理新聞秘書安瓦爾說,為節省財政開支,吉拉尼決定裁減下月前往布魯塞爾的巴基斯坦代表團人數。
歐亞集團等一些咨詢機構認為,巴基斯坦政府所面臨的挑戰“相當復雜”,例如需警惕塔利班等武裝組織利用民眾不滿情緒招募新人、政敵散布軍方有意發動政變等謠言。
談及各類坊間傳言,執政黨巴基斯坦人民黨女發言人福齊亞·瓦哈卜回應道,人民黨已要求吉拉尼與其他政黨領導人會面,“以駁斥那些謠言”。
更多援助
巴基斯坦遭遇洪災以來,不少國家和國際機構伸出援手。以中國為例,3支醫療隊先后趕赴災區參與救援;截至本月22日,中國政府對巴基斯坦援助總額超過2.5億美元,不少民間組織、企業和民眾積極捐款。
然而,賑災和災后重建所需資金仍面臨較大缺口。另外,隨著冬季臨近,食用油和糧食成為災民迫切需求。
聯合國幾天前呼吁國際社會向巴基斯坦提供20億美元救災援助。世界糧食計劃署24日談及巴基斯坦災民飲食,呼吁外界捐助1.8億美元用于糧食援助。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24日在一份報告里說,2011年全球糧食供應“充足”,但30個國家和地區因糧食歉收亟待外界支援,包括巴基斯坦。(楊舒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