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強降雨,造成嚴重洪澇災害。全區農作物因災損失5000萬元,畜牧業直接和間接損失1950萬元,蔬菜基地損失1110.2萬元,漁業經濟損失5550萬元,全區農業災害損失合計13610.2萬元
災情發生后,區農業局立即抽調種植、畜牧、水產等有關專家和技術人員,成立災后生產自救技術指導組,分赴6個鄉鎮(街道)了解災情,指導災后恢復生產,采取現場技術指導、發放技術明白紙、開通技術和信息服務熱線等形式,幫助農戶(公司、種養殖大戶)解決恢復生產所面臨的難題,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區農技推廣中心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采取有效補救措施。同時,搞好種子、種苗、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調劑調運,及時發布《農情信息》,提出災后補救措施,指導農戶科學防災救災。區畜牧獸醫局將儲備的5件消毒藥品、部分疫苗等防控物資發放到受災嚴重的養殖戶,并組織畜牧獸醫技術人員進場入戶指導受災畜禽養殖戶,對被因災淹死、壓死的畜禽尸體進行無害化處理,指導養殖戶搞好圈舍和周圍環境衛生消毒和免疫工作,對新增補欄的畜禽適時開展補免。
區漁業局積極幫助受災漁場做好水產苗種及漁需物資的聯系與采購,做好災后急需漁需物資余缺調劑或組織外購,為漁業生產自救提供物質供應保障。并派出技術指導組實地檢查池塘、養殖管理房、網箱、圍攔網等設施毀壞情況,修復涵管及進排水渠道,修復攔網及防逃網屏10000米,加固倒塌的電線桿20根,對沖毀、倒塌的管理棚房進行重修和維修,維修管理棚房20間,購置水泵抽出多余積水,整理漫破池塘1萬畝。發放技術資料4000份,指導養殖水面的清污和水體消毒工作,對大量死魚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同時,抓緊落實苗種補放工作。全區補放親魚1560組;補放魚種、蟹種82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