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區環保局從五個方面做好“承接產業轉移”
日期:2012-12-17 21:49:23 來源: 點擊:
新年伊始,宜秀區環保局從五個方面做好“承接產業轉移”。
一是做好有利于“承接產業轉移”的思想準備。正確處理好全局與局部的關系,自覺地在大局下行動,克服“就環境保護抓環境保護”,緊緊圍繞推進“承接產業轉移”,把握好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力度和節奏,把握上情,結合下情,正確擔當、善于擔當、敢于擔當,主動有效作為,推動全區加快發展。
二是將關口前移,扎實做好建設項目環評工作。主動將環保融入規劃區環保專項規劃和產業指導目錄,把環境保護基本政策和要求與大橋開發區、北部新城區、龍山鳳水文化旅游產業園開發建設等全區重大發展規劃結合起來,統籌謀劃、同步實施,充分發揮環境保護對經濟增長優化、助推、擴容和增值的綜合作用;堅持 “疏”與“堵”結合,密切關注和準確了解轉移的產業和企業的環境信息,對符合環保準入要求,調結構、促轉型、保民生的項目加快環評審批,決不因環評審批影響大項目、好項目的落地;對高耗能、高排放及產能過剩行業的項目從嚴把關,從源頭上對環境問題進行主動預防和控制;會同有關部門抓好全區重大開發建設的規劃環評的編制工作。
三是將重心下移,著力加強環境監察和監測兩大能力建設。結合實際制定好實施計劃,推動全區環境執法、監測、信息能力建設再上新臺階,使環境監察能力全面達到中部地區三級標準,把區環境監測站建設成具備40個左右常規指標監測能力、基本滿足全區環境管理工作需要的法定監測機構。
四是切實抓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抓住國家財政部和環保部深化“以獎促治”、擴大農村環境整治規模的機遇,大打“承接產業轉移”這張牌,爭取上面更多的資金份額支持。與此同時,指導全區有關鄉鎮和村創建“環境優美鄉鎮”和“生態村”工作,建設一批清潔家園示范村,切實提高環境保護服務新農村建設的能力和水平,促進農村生態保護。
五是著力加強環保隊伍自身建設。適應“承接產業轉移”的要求,實施好人才工程,從教育培訓、實踐鍛煉、健康情趣和作風養成等方面入手,加強隊伍建設,造就一批能夠擔當重任的環保人才隊伍,使環保系統干部職工的學識和素養、能力和作風跟得上“承接產業轉移”的節拍。 (曹汛)
上一篇:2010年計生獎特扶目標人群摸底工作全面完成
下一篇:區農業局迅速啟動2010年民生工程